媒體解讀“提醒談話”、“誡勉談話”等詞含義
中央紀委副書記張軍日前透露,在中央巡視組對復旦大學進行專項巡視后,教育部對有群眾反映的復旦大學15名校領導進行了提醒談話。有知情人士指出,復旦大學原校領導班子全部被舉報,不僅源于科研經費管理使用、江灣校區(qū)基建工程違規(guī)問題,還有的校領導因為校管企業(yè)兼職取酬而被舉報。
媒體的報道中提到了一個詞“提醒談話”。那么,什么情況下,領導干部會被“提醒談話”?還有常見諸新聞中的“警示談話”、“誡勉談話”又有什么樣的含義?華商報記者采訪相關人士,為你解讀。
談話是黨內監(jiān)督手段之一
據了解,為了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監(jiān)督管理,各級紀委都會出臺一些有關廉政談話制度的實施辦法。這些辦法多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jiān)督條例(試行)》(以下簡稱《條例》)和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關于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誡勉談話和函詢的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等規(guī)定。
從《條例》中可以看出,黨內監(jiān)督還有述職述廉、民主生活會、信訪處理、巡視、輿論監(jiān)督、詢問和質詢等多種做法,談話只是黨內監(jiān)督手段之一,主要分為一般談話、任職談話和誡勉談話。一般談話是各級黨委、紀委領導班子成員和黨委組織部門負責人,不定期與黨委工作部門、直屬機構、派出機關等黨組織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談話,了解該地區(qū)(系統(tǒng)、單位)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實施黨內監(jiān)督的情況、領導班子及其成員廉政勤政的情況,并提出建議和要求。任職談話的內容則涉及廉政勤政方面的要求和存在的問題等。如果發(fā)現領導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職責、工作作風、道德品質、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頭性問題,黨委(黨組)、紀委和黨委組織部門則應當按照干部管理權限及時對其進行誡勉談話。
一位從事紀檢監(jiān)察工作的人士表示,各級紀委對于談話制度通常會有具體操作辦法,常規(guī)的除誡勉談話、任職談話外,還會有提醒談話、警示談話等幾類。
不同談話性質、程度不同
據介紹,紀委的不同談話類別之間性質不同,程度也不同。其中,誡勉談話相對來說程度最重,適用于有輕微違紀行為,但情節(jié)較輕尚不構成紀律處分的黨員干部。談話時會聽取其對有關問題的解釋和說明,指出需要注意的問題,并要求其提出改正措施?!掇k法》具體列出可以對黨員領導干部進行誡勉談話的七種情形,如不能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決議、決定以及工作部署不力;搞華而不實和脫離實際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鋪張浪費,造成不良影響等。
提醒談話和警示談話比較類似,其核心是圍繞發(fā)現領導干部的一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敲響警鐘、防微杜漸”。上述紀檢監(jiān)察人士表示,這些問題可能是通過政風行風熱線、群眾來信來訪、專項檢查等渠道發(fā)現的,這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尚不構成違紀,但已產生了不良影響。一般經查事實證據不足,但在其他地方的類似行業(yè)出現過同樣的問題,談話會引據相關案例進行提醒警示,提醒對象可能是群眾反映事件的當事人,也可能是當事人的上級領導班子。談話內容會包括要求干部就有關問題作出實事求是的解釋或說明;提醒干部對有關問題加以注意,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防止出現問題;并提出整改要求,談話對象也應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
“相比較而言,任職談話算是一種常規(guī)的工作方法。”該人士說,任職談話針對的是新提拔任用的領導干部,紀委會根據各自崗位特點、工作表現進行廉政談話,談話主要圍繞正確對待和使用權力、改進工作作風、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搞好廉潔自律、自覺接受監(jiān)督等內容執(zhí)行,同時聽取本人對黨風廉政建設的認識、打算和建議。
專家建議
必要時可公布“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這些談話都是預防腐敗的一種手段。”制度反腐專家、省社科院政治與法律研究所所長郭興全博士提到,誡勉談話算是一種處理手段,而提醒談話和警示談話內含“糾偏”的意思,就發(fā)現領導干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先談話,如果糾正了,可能不予追究,但如果整改不力,后續(xù)還會有進一步措施。
“公開是預防腐敗的有效手段。”他表示,在高壓反腐的大形勢下,官員的行為應置于監(jiān)督之下,如果這些“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沒有得到很好的糾正,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可以在“提醒”、“警示”之外,適當向社會公布,有利于各方面更好的監(jiān)督。
- 上一篇:誡勉談話的意義[ 03-31 ]
- 下一篇:中央紀委法規(guī)室答疑:誡勉談話是否影響表彰、提拔,與紀律處分/組織處理是…[ 03-31 ]